近日,本报接到读者刘先生打来的热线电话,反映其在垦利永安一家理发店办理储值卡后遭遇的糟心事。2023年底,刘先生在众成新悦华府南门一家名为“顶奈”的理发店理发时,店员向他推销办卡优惠活动,称办卡充值即可当次理发免费。刘先生考虑到理发店就在小区门口,理发方便,且家人也能共用,便在理完发后当即充值了500元。按照每次理发20元的价格计算,卡内金额本可满足多次消费。
然而,随后刘先生因工作原因,有半年时间基本在外地出差。2024年6月,当他回到家准备去理发店理发时,却发现店门紧闭。刘先生在小区群里询问后发现,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居民不在少数。从刘先生提供的2024年6月份小区群聊天截图中可以看到,多位居民纷纷表示自己在该理发店办卡后遭遇了类似情况。“问一下咱们小区里在门口‘顶奈’理发办卡的多不,都消费了吗?”“我也充了,就用了一次,这店是不开了吗?”“我也是充了300块钱的卡,之前说星期天开,后来又说7月份重新开业,到现在也没动静。”
发现理发店关门后,刘先生通过当时办卡的APP里预留的电话,联系上了一名负责人。在刘先生与其的聊天记录中显示,该负责人称当时充值的钱在直营店老板那里,他自己也正在跟对方走司法程序。同时表示,永安店最近重新营业,如果刘先生着急理发可以先去其他分店。至于退费问题,他可以与直营店老板协商,还强调“不是我不退,主要我没收你的钱”。
2024年8月份,从小区门口路过时刘先生发现,“顶奈”理发店又重新营业了,他再一次进店消费。从刘先生出示的理发店APP上的消费记录显示,除了办卡免费的那次不在扣费记录以外,JN江南下载他分别在2024年8月31日、10月1日和11月1日共消费三次,卡内可用金额还剩440元。可此后,“顶奈”理发店又再次停止营业。
目前,该店门牌名已更换为“绣美嘉人纹绣体验店”。记者从该店门口看到一张写着“提示”落款为2024年11月的纸条,上面称因老家有事,着急做头发的顾客可先去朋友家店,并留下了联系方式,对于该门店是否还会开门,亦或是开门时间则没有具体说明。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该手机号,电话中对方称剩下的费用可以到恒大商业街、西城万达金街以及吾悦广场店继续使用,“你到了附近再电话联系我”。
刘先生认为,商家在不能持续提供服务的情况下,他有权要求退费,而理发店管理层内部的矛盾不应由消费者来承担后果。同时,对于在家门口办的卡要跑到东西城消费的解决方式,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。记者再次拨打会员卡上预留的联系电话,目前已处于空号状态。
针对这一事件,记者电话咨询了北京市盈科(东营)律师事务所盖乃明律师。盖律师认可消费者刘先生的说法,他指出,根据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商家在无法继续为消费者提供约定服务的情况下,应当为消费者办理退费手续。并且,秉持“谁收费谁退费”的原则,商家将责任推给上方管理层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且不合法的。
盖律师进一步解释道,商家已知自己即将关门但仍鼓励消费者充值的这类行为,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这种行为不仅让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,长此以往还会使消费者对消费市场产生不信任感,不敢消费,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消费环境和经济发展。
对于刘先生等消费者的遭遇,盖律师建议,消费者可以到当地市场监管局投诉理发店这种消费欺诈行为,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商家进行调查和处罚,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先到公安部门进行备案,固定相关证据,再去法院起诉,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应得的退款。
目前,刘先生已将问题反映给了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,该事件正在受理中。
这起“顶奈”理发店关门引发的消费者退费难事件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预付费消费模式在各类商业服务领域广泛存在,如美容美发、健身、教育培训等行业。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图优惠的心理,在经营不善或蓄意欺诈的情况下,诱导消费者充值办卡,随后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或干脆失联跑路,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。
在此,本报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这类消费欺诈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,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,集中整治预付费消费市场乱象。同时,也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办理预付费业务时,务必保持谨慎。不要仅仅因为一时的小便宜而冲动消费,要充分考察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签订详细规范的合同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如遇商家拒绝退费等不合理行为,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,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。(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)